'); })(); '); })();
縱觀高溫合金產業鏈,上游主要為原料及設備,而原料中包含鎳、鈷、鐵基本原料及鉬、鉻、鎢、鈮、鉭等添加小金屬元素。合金中添加小金屬元素可以起到固溶強化、析出強化作用,使高溫合金獲得滿意的強度和耐蝕性。圖南股份招股書顯示,2017-2019年,該公司鉬+鉻+鎢+鈮小金屬采購金額分別占總采購額的7.01%、8.16%與6.75%。雖然多種強化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有替代性,但鈮是*一能避免在*終產品制造過程中形成應變時效裂紋的元素,特別是焊接過程中這一特點十分明顯。
鉭金屬(包括鉭粉、垂熔鉭條、碳還原鉭條、熔煉鉭、鉭錠)生產能力500噸,鈮條、鈮錠、鈮鐵合金、鈮鋯合金、鈮鎳合金、鈮鈦合金等用于高溫合金生產的鈮產品1000噸。
制造用于高溫合金冶煉產品上具有明顯優勢:
(1)原料優勢:有海外合作方長期提供的低成本礦石,也有國內產能規模*大的的濕法生產線,可以生產不同品級的氧化鈮、氧化鉭作為產品原料,具有相當的成本優勢,這是國內所有同行廠家所不具備的優勢。
(2)設備/工藝優勢:以高純冶金級鉭粉為原料,經過等靜壓成型,垂熔燒結后成為垂熔鉭條,可作為航空航天用耐高溫合金、真空加熱體用耐高溫材料等的原料,擁有國內*先進的垂熔燒結設備和工藝。如添加其他金屬粉末,可生產出鉭合金條(如鉭鎢合金,同樣用于高溫合金冶煉)。
(3)技術成熟:鈮鐵工藝是非常成熟的鐵合金生產工藝,從2007年便從事鈮鐵生產。碳還原鈮條、鉭條是經典的生產工藝,以碳還原鈮條或者鋁熱還原的熔煉鈮條為基礎,通過電子束熔煉或電弧熔煉,可以生產出鈮鎳、鈮鈦、鈮鋯等鈮合金產品。